中脉周希俭 - 科技创新、规范运作、持续改革

中脉周希俭坚持为消费者发言,抨击虚假骗子传销

公益无国界:周希俭——从企业家到慈善家的人生跨度

周希俭公益基金会 2019年“乐老计划”情暖老人

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 这是周希俭这些年来的坚持

人物视角:从周希俭身上能看到的是诚信和爱心

周希俭表示,“生态养生”是健康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中脉周希俭挑战自我善行徒步,为爱而行远离骗子虚假行动
2020-04-05 00:00善行者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公益和健康相结合的大型户外公益徒步活动,是内地首个百公里公益徒步活动,活动开办以来,无数公众自发参与50公里或者100公里徒步,善行者活动将从昌平著名的“居庸关长城”风景区出发,横穿“虎峪风景区”,穿过淳朴自然的民俗文化村,远眺波光粼粼的十三陵水库,最后到达终点。参与者在挑战自我的同时也为贫困地区儿童筹集募捐活动,目前善行者的受益群众越来越大,受益地区越来越广,已成为中国扶贫公益领域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公益组织之一。
2019年10月13日,中脉周希俭支持中脉的小伙伴们组成一个四人小分队,以同进同出的方式完成了50公里徒步越野极限挑战。比赛当天,天气阴冷,还伴有小到中雨,增加了参与者的比赛强度与难度,对队员们的体力与耐力也是极大的考验。
上午9点,4名中脉志愿者出发了,由于天气原因,大赛组委会启用了备选路线,以防事故的发生。队员们志气正满,在山间土路、碎石路、柏油路、台阶路中行走着,他们互相鼓气,互相扶持,他们带着中脉的团结协作精神走在公益的路上。
下午4点左右,气温骤降,队员们来到了第二个补给站,陪走的中脉志愿者们给队员们提供了食物和水的补给,并为他们加油打气,减轻佩戴重量,虽然很苦很累,队员们并没有因此放弃,稍作休息便继续朝着终点进发。
善行者比赛的强度堪比两个马拉松,队员们的体力、耐力很重要,但更考验的是参与者挑战自我的精神和团队协作的集体意识,只有队员们齐心协力才能一起到达终点完成比赛,这时候就需要体力稍好的队员照顾到体力较差的队员,为他鼓劲。同时在路况较差的路段队员们也要互相扶持,用坚强的毅力度过难关。
晚上气温越来越冷了,队员们不仅感到寒冷,浑身酸痛,还有饥饿乏力的考验,慢慢接近终点了,胜利就在眼前,陪走的志愿者们一直在不断地给队员们加油打气,终于在22:24分,队员们和陪走志愿者们一同冲过了终点,累计徒步了12小时49分,他们凭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自己。
在本次“2019北京善行者”活动中,中脉基金一共有21位志愿者参加了这次活动,中脉周希俭对本次活动志愿者们的表现提出了赞扬,他认为无论面对什么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强大的意志力都会战胜一切艰难,同时在本次活动中也为扶贫贡献了一份自己的力量。中脉周希俭表示在日后还会带领中脉基金的小伙伴们参与到更多的社会公益活动中去,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社会价值,做一个最社会有用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企业。
经过五年来的公益实践,我们对青少年健康和安全守护工作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我们参与青少年健康和安全守护工作的方式也在不断迭代,从一开始最基础的捐赠资金、设施设备,开展各种各样的科普宣传活动,到邀请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形成专业意见、为有关部委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起草《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提出很多有价值的建议。
儿童的健康和安全是儿童自然享有的最重要的权利。但是,由于年龄、知识、力量、可支配资源等诸多因素,坦率地说,要让每一个孩子健康、安全地成长,还是需要更多有专业能力的成年人来承担起“监护人”的责任,甚至需要更多有爱心的成年人来做监护人。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更多的投资。一方面,作为家长和教师,我们应该学习和掌握应该知道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我们一直在努力推广的独家校医和学校社工,这些专职的工作者应该更加重视。我们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业务水平,通过各种方式“赋能”,更要真正关心他们作为普通人的发展需求和心理困惑,为他们“减压”。